晚上10:00之前接到父親大人打的電話,問我人在哪要回家了沒
10:00前就打了,這讓我感到有點不尋常。平常我打工回家也要10:30才會到家,有時候只是單純出外的話還會有11:30才到家的時候。一般情況來說,都會在10點多或10:30打電話問我人在哪,這次卻這麼早
除了讓我覺得不尋常之外,更讓我感到自己不被信任的感覺
搭公車到我家那一站的站牌,在那裡等候接送我的父親大人皺著眉頭問我:「你學校晚上還要上課喔?」我說我是為了社團。這的確是事實
回到家跟父親大人說我覺得他這麼早打電話查我讓我覺得很奇怪,父親大人就回我「你以為你都習慣可以這麼晚回來喔? 你知道你一個女孩子出門這麼晚回來我有多擔心? 我們做父母的,只要你跟你弟弟一出門,我們就從你們出門那一刻開始擔心擔心到你們回來...................」
雖然當時我想表達的,是「我已經是成年人了,我知道什麼時候該回來。你這樣查我只會讓我感到我不被信任。」但是看到父親大人那即將又要開始敘說父母親辛苦之處的表情,還有聽到他的這一番話,其實我也知道父母親會擔心是正常的,更何況我還是個女生,天生上本來就比較吃虧,晚歸父母當然會擔心,所以我也不再說什麼了
雖然我已經是成年人,但是在父母的眼裡,永遠都是小孩吧
上了2F遇見母親大人,母親大人問這麼晚回來我在忙什麼。這時候已經約快晚上11:00,但是以前我也曾經這麼晚回來過,而且次數還不少。這次突然有被一起查勤的感覺,雖然知道父母的出發點是關心,但是其實當時我的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我不想說謊,而且我天生也不是那種擅長說謊掩飾事實的人,我誠實的回答跟社員討論一些事情。聽見又跟「社團」有關,接著就是我猜想得到的發展:母親大人開始問我現在還要參與社團啊? 都沒在畫畫了為什麼還要去? 你畢業後還要參加那種東西嗎? 等等之類的。我也盡量壓住自己不耐的脾氣告訴母親大人我只是以學姊的身分去看看他們給予建議、畢業後也不會參與社團,還有就算沒在畫畫了也可以回去社團看看等等的
母親大人從以前一直不能了解社團的「用處」是什麼,所以她也不能理解我為何在卸下社長職位以後還要回去社團。母親大人一直認為課外活動是沒必要參加的,顧好自己課業比較重要
我有一種自己想自由自在到處走但是卻被限制的感覺
我想自己照著自己想要的方式與步調生活,但是總是在父母親的擔心之下無法隨心所欲
認真想想,自己現在也沒有能力獨自出外生活。想到自己不得不依靠父母的一些援助 (不論是經濟還是生活自理能力) 來讓自己得以繼續活下去,就覺得自己有一些條件被掌控在父母的手中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至少我要有一些本錢這樣才能為那一天到來做準備
晚上電腦打著打著,母親大人來問我關於現在感情的事情
該來的還是會來,我誠實的跟母親大人述說現況
接下來果然免不了的先是一場質問,接著是問我的決定與想法,然後是母親大人的耳提面命與經驗分享,提醒我不要為了愛情而不顧一切最後吃了虧,麵包比愛情重要
其實她說的這些我都知道,尤其在這次的傷痛過後我的頭腦對此更加清楚的理解
人生本來就不是只有愛情,為了愛而不顧一切的這種浪漫想法只有在小說裏面才會出現,現實生活中根本不能做到,除非你有充足的金錢後盾以及不顧一切的決心。愛情跟麵包哪一個比較重要,我會說在一起當然是以喜歡才會在一起,愛情能增添生活的美好,但少了金錢,不顧一切的愛最終仍會破滅。這是很現實的一面
所以現在走在路上看到很多國高中小情侶手牽著手在路上走著,或在站牌依偎在一起等車的甜蜜貌,我都會想著他們這樣究竟能維持到什麼時候呢? 愛情若要認真經營是會有很多要面對的考驗跟問題有待雙方溝通解決,不是只充滿了甜蜜,他們對此有所覺悟嗎?
愛情的浪漫與美麗固然要好好體驗,但現實層面的東西也很重要
從這次跟母親大人的談話,我可以感受到她就是怕我再度吃虧再度受傷。從小到大她都把我跟我弟保護的好好的,為的就是不讓我們辛苦不讓我們受傷,我可以理解
但其實我自己知道,這樣只會讓我們更無法自己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長、去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對自己的選擇更有信心。在這次的事件裡我更加深深體會著
我有我自己想成為的人的樣貌,我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我所認同的人那樣,能自己處理與判斷很多事情。想要有這樣的能力就得靠自己親自去體驗。就算跌過撞過,我也自己才會用自己的經驗深刻明白原來這條路真的不能走、這件事我這樣做真的不好。有些事情是要靠自己的經驗與選擇去驗證,自己才會從中學到東西的
若為了怕受傷而不顧自己的意志,只是一昧的躲、逃避,這樣以後就算遇到其他的問題也無法以自己的經驗自己解決,這樣是不行的
我請母親大人相信我,母親大人也選擇相信我
人常常要做選擇,有時候根本不知未來會怎樣發展,但是我們也只能自己選擇要相信或是不相信。其實就某種層面來說選擇可以說是一種賭注
我想靠自己的意志與眼睛去看接下來的發展,如果我的判斷是錯的,那就是我看錯了人。如果我對我自己選擇的路已經走到山窮水盡,我也要自己選擇要不要改走另一條路
父母親的出發點都是擔心、為子女著想,縱使有些時候做子女的自己會覺得受限、不被信任
不過也不要因為如此就怪父母,有些事情能退一步為父母想就多少可以理解他們的心情
不管孩子長多大,那種背負的責任是一輩子的吧。這是多麼辛苦
我想也只有等到自己為人父母,才能真正體會那種心情吧
- May 27 Wed 2009 23:56
父母心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